日期:2025-02-03文章引用自:https://www.idid.com.tw/decorating-knew/design-does-not-explain2/2601-191029-01.html
01 ▍評估可用裝潢預算
許多非室內設計科班的人對於選擇設計師、統包團隊或單獨找木工、泥作師傅的差異,可能會感到困惑。在開始裝修之前,首先要了解自己能夠動用的預算是多少,這樣才有辦法選擇適合的服務人員。簡單來說,價格大致上是這樣排序的:室內設計師>統包團隊>木工師傅或泥作師傅(單獨工人)。選擇哪一個,通常會根據你的需求和預算來決定。如果預算有限,選擇統包團隊或單一工人可能會比較合適,但這樣的話可能需要更多自己管理和監控工程進度。
02 ▍釐清需求、風格、建材喜好以及生活習慣
裝修的最終目的是讓家變得更加舒適、美觀和實用。如果你是進行全屋翻修,那麼在評估需求時就越詳細越好!舉例來說,像是你早晨起床後的第一件事是什麼?有多少衣服、內衣等細節,這些都有助於設計師了解你的生活方式,從而設計出最符合你需求的空間。設計師能夠根據這些細節,給你提供貼心、實用的設計方案。
此外,還可以將需求分為「必做的」、「想做的」和「可選的」三大類。這樣的分類能幫助你在預算有限的情況下,清楚知道哪些是必須完成的,哪些是可以刪減或延後的。這樣就算預算超支,也能有備無患,做出相應的調整。若不確定如何規劃需求,網路上有不少設計裝潢需求檢視表可以作為參考,幫助你理清思路。
03 ▍學會看懂設計圖
當設計師完成設計方案後,通常會提供平面圖、立面圖和3D圖等視覺資料來幫助你理解設計。在這個階段,如果你能夠理解平面圖的基本規劃,將能夠有效避免未來出現“設計想要這樣,但做出來卻不一樣”的情況。
不過需要注意的是,雖然3D圖會展示出裝修完成後的樣貌,但實際裝修過程中可能還是會有一些差異,通常是因為設計的效果呈現可能會因實際環境而有所不同。不過,絕大多數設計師都會把設計效果達到95%以上的還原,這樣的差異是可以接受的。理解這些差異,能幫助你更有耐心和信心地走過裝修的每個階段。
這些基本知識和準備能幫助你在裝修過程中作出更明智的決策,減少不必要的困擾,也能讓家居環境最終變得更加理想!